人选很快就确定了。
大概应了那句“不是一家人,不进一家门”的老话,进货五人组的妻子都在人选中,另外还有赵小兰。
那些女子为了赚钱,一边带娃,一边摆摊。在吃苦耐劳上,不输给苏家村的男子。而且,不论是赶集的日子,还是不赶集,她们反正天天都去出摊。每天摆半天,下午回家喂鸡鸭、伺候庄稼。
而且下午人回去就行,货物寄存在苏记成衣铺,可以少受背东西的苦。
苏芽如果在城里,得空就去给她们送茶水喝。
人得了好处,嘴就变甜。
现在如果有人敢在村里说苏芽的闲话,进货和摆摊的那十来个人立马怼回去。
如果有人敢去苏芽家门口骂骂咧咧,那更不得了,十多个人帮苏芽骂回去。
这天,宋宝打算去给菜地拔草、浇水,很快就回来说:“奇了怪了!谁连自家地都不认识!跑我家菜地里淋水!”
苏青山道:“苏大头的地挨着咱家,估计是他做的。”
宋宝道:“两家的地一直就挨着,但以前没这事啊!”
苏青山道:“现在不一样了,他从咱家得了好处。”
再后来,苏剑抢着帮苏青山挑水,苏大利把捡回来的柴分一半给苏芽家,苏大举一有空就去帮苏青山锄地,苏小户下河摸鱼,必然送鱼给苏芽家。
苏青山劝他们不用帮忙干活,不用送东西,但说了也是白说。
苏芽道:“爷爷,人家记着咱们的好,咱们也记着人家的好,礼尚往来,这样才舒坦。”
苏青山道:“我老是过意不去。”
苏芽一边和粥粥拍手玩,一边道:“等将来,他们存够了本钱,就可以自己去仙州和安州进货,熟门熟路,不用咱们帮忙了。您想想,这是不是大好事?回报一点是不是应该的?”
宋宝道:“芽儿,你爷爷的心眼太实了,不活泛!我就没什么过意不去的!”
——
把货卖完十分之七以后,苏芽安排苏大头等人去进下一批货。
谢管家道:“照这样算,一个月进一次货,咱们大概赚了十五两银子。”
苏芽问:“扣除买骡子的本钱没?”
谢管家道:“骡子下次还能继续用,我只算了二两银子的折旧费。”
苏芽露出喜悦,道:“很划算!难怪别人说做生意的人要到处跑,要跑生意!咱们只赚点差价而已,居然能赚这么多。”
谢管家琢磨道:“这次他们再去进货,就能带回卢九的消息,不知道安州那边小饭馆的生意行不行。”
——
安州。
卢九买的铺面也是在街尾偏僻的位置。没办法,街尾的铺面才最便宜。
刚开始,他学周七,用舞剑吸引顾客。但是效果不佳,因为安州人不喜欢舞刀弄枪,他们喜欢送孩子去念书、考科举,重文轻武。
一见到卢九舞剑,本地人就指指点点,嫌弃道:“儿子,你看!武夫,只能街头卖艺!你好好念书写字,考上进士,就能做官!做官多威风!”
卢九垂头丧气,想反驳,但又怕得罪本地人,因此颇为苦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