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潇接到密信,杨尚在东南沿海所做的坏事比虚报军功更严重。
密信上写道:“杨尚为了凑齐一千八百个头颅,滥杀无辜百姓。”
霍潇把密信烧成了灰。
兼听则明,偏听则暗。他早就过了冲动行事的年纪,所以暂时按兵不动。
几天后,他终于打听清楚,国库里的最后一笔银子用于修建皇后和三皇子的新道观。
兵部急需银子,工部也急需银子,户部也催着要银子,朝廷居然捉襟见肘了。
可悲,又可笑!
等到皇上主动召见的时候,霍潇已经想好了对策。
皇上坐在龙椅上,一脸麻木,说道:“昨晚朕做了个奇怪的梦,有个道士对朕说,国库空虚是亡国之兆。”
霍潇眉头微蹙,不敢随便接话。
亡国二字,是何等的沉重。御书房里落针可闻,内侍们都不敢大声呼吸。
皇上看向霍潇,眼神阴沉,又暗含锋芒,问道:“爱卿,你怎么看待此事?”
霍潇道:“当国库空虚时,应当开源节流,一定能度过难关。皇上是民心所向,无人替代。”
皇上移开目光,沉重地道:“开源节流,户部的官员也是这样说。事实上,如今官员的私库富过朕的国库!朕寝食难安!偏偏个个都闹着要银子,却无人能为朕分忧。”
霍潇道:“术业有专攻,充盈国库的重任落在户部头上。微臣想向皇上献一计,用于解决北境拖欠粮饷之事。”
皇上气恼,斥责道:“你只在意北境的士兵,丝毫不在意朕的国库!孰大孰小,你分不清吗?”
“北境的士兵有屯田,还没到火烧眉毛的时候!”
霍潇无奈道:“皇上,俗话说,又想马儿跑,又想马儿不吃草,这怎么能行?屯田只能让北境士兵不至于饿肚子,但粮饷拖欠一年,士兵们心里都有数。想要一笔勾销,很难。”
“如果有办法解决北境粮饷问题,便减轻了国库的负担。”
皇上终于冷静下来,道:“你有什么办法?”
霍潇道:“西北连通内地的商路危险重重,必须穿过沙漠。如果能允许北境士兵成立一支商队,去西北进货,来内地售卖,或许能解决粮饷问题。”
“同时,朝廷派官吏去监督他们,防止他们胡作非为。如果做生意的利润较多,就把多出来的部分上交国库。”
皇上阴恻恻地道:“军队经商,乃是大忌,容易背叛朝廷,你难道不知道?”
霍潇道:“非常之时,用非常之计。此时粮饷拖欠就好比老天爷闹干旱,军队经商就好比上游开闸放水,等到下游摆脱了干旱,皇上随时可以把上游的闸门关闭,到时候下令禁止军队经商,仍然由兵部下发粮饷。”
皇上感叹道:“也对!生杀予夺的权力都在朕手中。朕说开就开,朕说停就停。具体怎么实施,你可有谋划?”
霍潇道:“微臣才疏学浅,兹事体大,需要满朝大臣共同商议。”
皇上抬手扶额,道:“让满朝大臣商议,到时候他们又吵吵闹闹,搞得像菜市场一样!让朕头疼!”